网站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今天,我们很想您!

2023-05-22 08:03:41来源:北京时间

两年前的今天

2021年5月22日


(资料图片)

袁隆平院士逝世

从此,春种秋收

都和怀念有关

不久前有网友晒出

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中

袁隆平院士的相关文章

其中最后一段内容的细微变化

让人读后泪目

80多岁的他,如今依旧活跃在实验室和希望的田野上,为培育更优良的“超级水稻”而努力。

年届九旬的他,依然活跃在实验室和希望的田野上,为培育更优良的“超级水稻”而努力。

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直到2021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水稻繁育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

从“依然活跃在

实验室和希望的田野上”

到“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

杂交水稻事业”

教材版本的更新

真实记录着袁隆平院士

为国为民的奋斗之路

只可惜

最后一段再也不会改版了…

年轻时

袁隆平决意报考大学的农学专业

父母都不同意

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最终说服了父母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

让袁隆平展开了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后来

袁隆平成就斐然,表彰无数

但他一直惦记的,仍是“下田”

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

安排了一块试验田

尽管已经90高龄

袁隆平每天起床

第一件事就是到田边“打卡”

回望袁老一生

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

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

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一稻济天下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

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他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不懈奋斗

如今

袁隆平已经离开我们两年

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却将粮食的种子

创新与奋斗的“种子”

留给了后来人

袁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

来源:人民日报、首都教育

标签:

相关文章

[ 相关新闻 ]